這次的鐵人賽,我會透過 30 篇文章,使用 Python 實作一系列與 AI 影像辨識相關的範例,讓大家都能輕鬆入門 AI 影像辨識,做出人臉辨識、姿勢辨識、手勢辨識、數字辨識、物件追蹤...等趣味應用。
雖然 30 篇文章的內容都不會很複雜,但仍然需要一些 Python 的基礎知識,因此第一篇文章先列出所需要的事前準備功能,如果後續閱讀發現卡關或難以下嚥,可能要先回頭消化一下基礎知識,如果已經有 Python 和 OpenCV 的基礎,可以略過這個部分。
因為要編輯 Python 程式語言,就必須要先有開發環境,從下面兩篇文章中挑選適合自己的開發環境進行開發 ( 因為 Colab 不支援攝影鏡頭,所以不使用 Colab 開發 )
- 使用 Anaconda
- 使用 Python 虛擬環境
這系列文章中不會用到太艱深的 Python 語法 ( 什麼產生器、類別...等都不會用到 ),但仍然會需要使用一些 Python 基礎語法,如果對於 Python 完全陌生,請先閱讀下列文章 ( 更多 Python 教學參考:Python 教學 ( 學習導讀 ) )。
- 變數 variable
- 內建函式 ( 輸入和輸出 )
- 縮排和註解
- 數字 number
- 運算子 operator
- 內建函式 ( 數學計算 )
- 文字與字串 string
- 串列 list ( 基本 )
- 元組 ( 數組 ) tuple
- 邏輯判斷 ( if、elif、else )
- 重複迴圈 ( for、while )
這個部分可能不需要馬上學會 ( 可以先使用然後再學 ),但是因為使用 Python 實作 AI 影像辨識時,常常會透過 OpenCV 來讀取鏡頭或進行影像的處理,因此 OpenCV 是必備的技能,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看不懂程式碼,或是對於 OpenCV 有興趣,可以參考我所撰寫的 OpenCV 教學:
- OpenCV 教學
大家好,我是 OXXO,是個即將邁入中年的斜槓青年,我已經寫了超過 400 篇 Python 的教學,有興趣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呦~ ^_^
- Python 教學 ( 學習導讀 )
- Python 網路爬蟲教學
- LINE BOT 教學